專題推薦:親子天下「走過產後憂鬱的大雨」

產後,原以為會是婦產科診間海報的幸福場景,沒想到憂鬱的感覺在暗處緩緩蔓延,寶寶哭了、寶寶要喝奶、寶寶想睡覺、寶寶要抱抱,一切似乎都比媽媽的憂鬱更需要立即處理。產後憂鬱症並非是從生產後才開始,可能是產前就開始有憂鬱傾向,也可能在產後2至6個月突然發生。而且憂鬱症的發生原因不明且多元,至今仍未有明確的歸因,風險因子可能包含自信心下降、睡眠問題、心理壓力和健康狀況、缺乏伴侶支持等。

生動盟理事、同時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施麗雯指出,根據研究,一般女性發生產後憂鬱症機率約為10%~16%,台灣女性卻介於10%~26.8%,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檢視台灣女性懷孕生產的處境,婦產科產檢的照護的對象以胎兒健康為主;產後,政府只處理新生兒健康篩檢與疫苗預防接種」,施麗雯說。生動盟呼籲,政府應推動全面性孕產照護設計,減少產後憂鬱風險:

  • 足夠的產前宣導與諮商資源,讓產後低潮、憂鬱不是失敗的標記。
  • 參考他國經驗,提供產後照顧公共化,接住育兒家庭。

例如:丹麥有公衛護士家訪、家長支持團體共同育兒;德國婦產科會指導產婦照顧新生兒技巧,並有助產師持續家訪協助哺乳與育兒規劃;日本推動公共化的產後照護機構,減輕經濟負擔。

專題連結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