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盟專欄:遇見丹麥媽媽團

去年一整年居住在丹麥的生動盟理事施麗雯,無意間遇見丹麥媽媽團,竟然將生動盟的厚臉皮特質發揮到極致,亂入閒聊兼做田野調查,讓我們得以認識丹麥政府如何透過產後訪視,串起一群新手媽媽,讓彼此成為育兒路上的最大的支持與夥伴。


作者:施麗雯(生動盟理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丹麥旅行時,若看到咖啡館外或者公園處停放了五六輛娃娃車,不用懷疑,這可能是某個「媽媽團」正在聚會。媽媽們抱著幼兒或站或坐地聊天,五六個寶寶和娃娃車聚在一起的景象,很難不讓人多看一眼。

我在丹麥進行研究期間,常常看到推著娃娃車的媽媽們聚在一起,分享彼此媽媽經,從育兒甘苦談到生活瑣事。事實上,這類媽媽團的聚會地點幾乎都是輪流到團員的家裡,就著簡單的咖啡、茶和點心來個早上或者下午茶的聊天和育兒經。

會將聚會安排在咖啡館或者公園,通常都是因為天氣很好,媽媽們決定推寶寶出來散步,或者這可能是「媽媽團」的首次見面。例如這天我在住家附近常去的咖啡館偶遇了一群新手媽媽團,厚著臉皮加入大家的聊天後,才發現因為COVID-19的關係,寶寶們兩個月了還沒有聯誼;直到最近疫情緩和,大家才安排第一次見面,話題正繞著小朋友的發育和睡眠。

丹麥除了是小美人魚的故鄉外,其孕產照護系統非常的完善,女性從懷孕到產後和育兒得到國家的許多支持。例如這個在女性生產後便會被分配的群體「媽媽團」(Mødregruppe,英文是mother’s group)便是由各行政區安排。各區的作業時間和安排方式有些不同,例如,在我居住的區域(Frederiksberg)前兩次聚會是由負責產後訪視的公衛護士(sundhedsplejerske)所安排,多是依照女性懷孕的時間和居住地的鄰近性。

各個媽媽團的維繫時間長久不一,主要是看成員的聯誼情況。不過,雖然媽媽團的相聚是因為育兒而開啟,但在彼此分享育兒和生活經驗的互動過程,也讓媽媽們建立特殊的友誼。例如有一位朋友跟她的媽媽團朋友已經聯誼十一年了,雖然她後來搬離了原來的居住地,也因先生工作離開丹麥幾年,但至今仍跟媽媽團的朋友們維繫著感情,前陣子還舉辦烤肉聯誼會,彼此的話題也從分享孩童成長的生活趣事、各種煩擾,到自己的工作等,這些分享和鼓勵也成為女性成長的養分。

除了媽媽團外,強調性別平等的丹麥當然也有爸爸團,我所居住的行政區就有提供室內場地給爸爸團聚會。據說媽媽團的聯誼也常合併爸爸團,或者偶爾被揪來參加媽媽團聚會;若遇到志同道合者,爸爸們自己就會揪團一起運動。特別是在小孩長大後,爸爸團成為各種運動團體的核心組織人員(志工)。這樣的組織方式,除了讓新手爸爸媽媽在育兒的路上一起分享甘苦談外,也有許多意外地成為人生的摯友;而孩童也從出生後就有一群年齡相仿的朋友一起成長呢!

原文請見:https://bit.ly/2GPbxkF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