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盟:孕期支持方案X社會設計

為了重新發現準家長的需要,並創造貼近他們心聲的孕期支持,生動盟今年與 社會設計跨域專長 NTU social design 合作,日前(3/3)舉辦一場「孕產議題小論壇」,邀請烏烏醫師、提供生產與哺乳諮詢服務的國際泌乳顧問鍾秀靈、孕產婦物理治療師陳怡同、助產師楊志貞,一起和學生交流討論,以下分享這些議題專家的交流心得,歡迎生動盟粉絲一起關注,也一起期待,我們在五個月後,會研發、設計出什麼樣的孕期支持方案呢?

關於懷孕這件事-社會設計主持人: Jade Shih

在這個專案前期籌備時,我就留意到孕產議題之龐大,從備孕、人工生殖技術考量、懷孕期間身體/關係變化的適應、各種商業化資訊的湧入、面對選擇的無助、生產方式的決定(是否知道自己有決定權);甚至是有一定比例的自然流產機率、或人工流產的抉擇,而後面對的關心與壓力;再到產後的身心調適、新生兒照顧的技巧習得和心理歷程、為新生兒做的各種決定,而引發新手爸媽自我價值或自我懷疑的反覆過程。別忘了還有職場面對懷孕/生產和育嬰的樣態,法律規定是一回事,但企業因績效考量實際執行面可能是另一回事……。

即便孕產(包含到產後)在人生中可能一胎頂多佔2~3年的時間,但那些密集發生的變動,種種不適跟必須自己想辦法調適的風氣,隨著小孩長大(但也會有新的階段挑戰)、新工作會湧進,大部分的媽媽就是這樣頂過了,不夠時間喘息也沒有機會回顧。最終,社會好像就以一句「媽媽真偉大」總結這一切,理所當然地忽略了其中細緻的需要,甚至媽媽們也很難出聲呼救,多半就是「同梯」媽媽們一起手牽手的度過。

因為這次決定要以社會設計的工具,結合課程來探索看看孕產這個主題,現行的《孕婦健康手冊》也應該涵蓋更多更完善的內容,於是漸漸成了一個被寄與厚望的專案。但因為時間、人力等資源的限制,最終決定以「懷孕期」為專案的主要關注。雖然只能一步一步來,但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很值得也好幸運可以創造這個討論和探索的空間,好好同理懷孕期間的一切。或許這是一個頂多40週的人生長度,但好多事件可能帶給經驗者一些無謂的困擾或傷害,但社會往往無法即時反應或提供支持,甚至有時還成為幫兇。另一方面,被記錄與流傳的孕期故事總是片面和有限,這些訊息可能默默成了年輕人不生或不敢生的阻礙,或是帶給正在懷孕的家庭不知所措和困惑。

比起不斷地發錢鼓勵生育,我是相信從社群的需要出發,是有機會更精準地打造更友善的生育環境的!這次我們先從「孕期支持」開始,一切很合理吧!

沒有經驗也不是孕產專業的我,從過去幾個孕產關懷的社會設計案中累積了一些對懷孕經驗的理解與改革的期待。而這堂課堂的小論壇中又給了我一些新的思考:

  1. 現今爆炸的資訊量與進步的醫療篩檢技術,能讓孕婦知道更多關於自己和寶寶的狀況,但往往也因而產生了更多焦慮或必須抉擇的兩難。如何轉化焦慮、建立孕婦的自信(相信自己做得到、相信自己就算身體變化也仍然是自己),是懷孕期間心理層面的重要焦點。
  2. 大眾/各相關行業對孕婦的迴避,看起來是尊重,實際上隱含著不理解、不願理解甚至進而成為社會上集體性「善意的排擠」? 就像善意的謊言仍是謊言,善意的排擠也把這群人排除在外。「孕婦是人,不是病人。」我不只在研究過程中聽過,身旁懷孕友人也曾直接喊話。但許多與身體工作相關的專業,因為要避免面對孕婦(和新生命)的風險承擔,往往拒之千里之外。如何打造更友善的孕期支持空間?我想除了「讓座」,若能對懷孕時期的需要有普遍且正確理解,願意更自然自在地互動,才能更具體的加分。
  3. 傳統文化和醫療系統中,往往把胎兒發展看得比孕婦本人/伴侶此刻的需求更重要。「懷孕後我好像就變成載體或容器。」之前閱讀資料時,讀到這句來自孕婦的心聲,在論壇時,烏烏醫師說:「有些風險就是無法避免,也許身邊出意見的人是好意地想幫忙分攤風險,但最後還是可能對懷孕者究責。」

「孕婦應該有方法地先照顧好自己,」「相關專業也應該支持她們照顧自己,而不是不敢碰她們。」而專門與孕產婦工作的物理治療師陳怡同,以她的觀察與實踐提出了呼籲。讓我更相信,如果孕婦能夠都被當一般人對待,但有特殊需要時又能有迅速獲得專業的支持和協助,那這個議題就不會再是個問題了呀!

讓我們一起發現運產伴侶的需求: 烏烏醫師

為了協助學生從婦產科醫師視角理解此議題,收到邀請而入班分享的我,以診間觀察到孕產婦面臨的困境為分享主軸。在產檢便利、資訊唾手可得的世代,準爸媽對於胎兒健康的不確定性、孕婦身體變化,仍非常焦慮不安,而社會給孕婦的限制仍然非常多,好比孕婦不可以搬重物、吃冰。不過也因為有了新生命,伴侶間、世代間得以開啟更多的對話。講完後我才發現,這些內容恰巧呼應學生在上課前所列出的「想像中的孕產關鍵字」!

「不只是自己的:懷孕會讓身體不再只屬於自己,身為孕婦的決定也較易受長輩、家中成員甚至社會期待所影響,有可能做出不是自己想要的決定。

重新:因為孕產而重新做某件事,例如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因為新身份重新定義自己、重新思考(家庭或個人)的未來規劃。」

這讓我很非常佩服學生的觀察力與想像力,也開始期待後續的討論,以及學期末的作品,這會不會是一本比國健署出版的《孕婦健康手冊》更完整且正確的雙親手冊呢?還是會產出推廣正確孕產知識的影片或展覽。

活動結束後,有學生問我對於居家生產的看法。礙於時間有限,我當時僅簡單回答:「不鼓勵但也不排斥」,其實我對居家生產的想法隨著時間有不少轉折。

回想住院醫師時代,第一次聽到有人要在家裡生,內心非常反感,難以理解為何要放著醫院的資源不使用,讓自己暴露在更高的生產風險中。尤其每當遇到胎兒心跳不穩必須緊急剖腹產時,我就會更加確信「居家生產」是荒謬的想法。但隨著職業資歷漸長,陸續接觸到許多女性因不熟悉醫院環境,醫病溝通不良,對生產留下永生難以抹滅的陰影,除了心疼,我也不禁反思醫院的環境真的適合每個產婦嗎?

我也漸漸明白,即使在教學醫院生產仍無法避開所有生產的風險,孕產婦及新生兒的死亡率在居家生產比例較高的國家也沒有比較高,因此在審慎風險評估下,媽媽想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生產又有何不可? 所以我也不再強烈反對居家生產。只不過身為醫師,我還是會希望來找我產檢的產婦,可以在我熟悉的產房、由我照顧下完成生產,因此我也不會特別鼓勵產婦選擇居家生產。

我認為,溫柔生產絕不侷限於居家生產、不打減痛、不剪會陰,而是在生產過程中,以女性為主體,尊重產婦感受與意見。盡力解釋生產的流程與不可避的風險,產婦能理解醫療介入與否的利弊,做出每個決定前都有充分的討論,例如要不要催生、打減痛、使用真空吸引、剪會陰。產婦與我在互相的基礎下,合作把寶寶生出來,當然風險也是一同承擔。在整個過程中媽媽能感受到身體的力量與神奇,雖然痛,但被同理所以心裡不會苦;雖然過程未知,但有溫暖地陪伴因此不孤單。簡單說,就是讓產婦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好好被照顧、被支持,有安全感不慌亂。那即使是剖腹產,那也可以是溫柔生產,不是嗎?

懷孕不該是痛苦的事情: 陳怡同

一開始收到邀請成為社會設計課程講者,當下是既期待也很謹慎,很開心大家對孕產議題的關注,也很雀躍「物理治療師」這個角色有被納入支持團隊之中!

在這堂社會設計課程中,有來自各個專業的講者:婦產科醫師、助產師、陪產員、物理治療師、泌乳顧問、生動盟的夥伴們。我很喜歡大家用著不同的眼光,關心著同一個議題,一起看向同一個遠方,期待共好的合作!

從物理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孕婦會在遇到疼痛求助的過程中,只能得到「你生完後再來調整」、「生完就沒事了」等答案,這其實非常令人氣餒。

事實上,妳在懷孕中就應該要照顧好自己的疼痛,那些被忽略的疼痛其實往往會影響到產後、影響到更年期的一些生理表現。懷孕不該是痛苦的事情,女性除了在四十週後感受到新身分的喜悅外有權利享受過程,如果可以不痛的讓自己動起來,為什麼不?

我期許未來每個女性與其家庭在遇到疼痛議題時,可以有效地找到物理治療師的資源,也期許未來孕產的支持團隊可以有更多的連結與轉介資源。

這是一堂非常有意義的交流有意義的,我非常非常的幸運可以參與其中!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