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針對《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新制之聲明

勞動部宣布115年1月1日起實施《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新制,允許育嬰留停以「日」為單位申請、家庭照顧假以「小時」為單位請假。生動盟對勞動部的積極作為表達高度肯定,這項政策充分展現政府對新生兒家庭實際需求的重視。

勞動部展現進步政策典範

勞動部此次新制精準回應了育兒現場的真實困境,承認新生兒家庭面臨的照顧需求往往是突發性、不可預期的。根據生動盟調查,產後家庭面臨的最大困難前三名為睡眠不足(73.3%)、哺乳(71.8%)、新生兒照顧(64.8%),勞動部的彈性請假制度正是對這些實際需求的有力回應。

從補貼思維轉向價值內化:企業育兒友善文化的深層變革

勞動部不僅考量了勞工需求,同時也回應企業端的挑戰,提供雇主每日1000元的獎勵金。這項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本質上仍將育兒友善視為企業的「額外負擔」,需要政府買單才願意配合。

然而,真正的進步應該是讓企業認知到育兒友善不是成本,而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投資。有育兒經驗的員工往往具備更好的時間管理、多工處理和同理心等能力,而友善育兒的企業更容易吸引重視工作生活平衡的優秀人才。更重要的是,企業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支持員工育兒就是在投資社會的未來,這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長遠視野。目前許多職場仍存在「懷孕=麻煩」、「育兒是私人問題」等隱性歧視觀念,真正的文化轉變應該讓企業領導層公開宣示對育兒友善的支持,將其列入核心價值,並透過制度設計、組織教育和績效評估來落實。政策除了經濟獎勵外,政府更應該建立育兒友善企業的官方認證機制,透過社會輿論和同儕競爭來推動產業文化的根本改變,讓育兒友善從外在要求內化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而非僅依賴政府補貼的措施。

期待跨部會協力,打造完整產後支持體系

勞動部已率先回應了「照顧者的請假問題」,然而,僅有彈性請假制度對於產後家庭的支持仍是不夠的。生動盟長期倡議的產後支持政策指出,台灣產後照顧過度私人化,80.3%的家庭僅能仰賴家人朋友,缺乏公共化的產後照顧支持。

我們呼籲友善的育兒政策不應只是「讓人可以請假」,我們期待其他相關部會也能跟上這股改革動能。特別是衛福部,應加速推動建構更完整的產後支持政策,包括:

1. 產後家訪制度:建立產後12週多元專業人員(包括助產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物理治療師等)到府訪視制度,並提供相關諮詢與服務的補助或納入健保制度。

2. 擴大公共化托育資源:  在勞動部提供彈性請假的同時,衛福部應同步擴大喘息與托育資源,建立新生兒家庭到府喘息服務、增設定點托育服務,讓家庭有更多選擇。

3. 強化夜間照顧支持: 衛福部應研議延長托育服務時間至夜間,讓需輪班的單親家庭,非典型勞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是重要的第一步,但距離真正友善的育兒環境仍有努力空間。我們期許政府將此視為起點,持續建構包含專業支持與托育資源以完整產後支持體系,讓每個新生兒家庭都能在充足支持下安心育兒。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返回頂端